父母自身能量的高低,决定了他看到一个什么模样的孩子 - 教育 - 长和环球网

欢迎光临长和环球网!

今天是 2024年09月30日 星期一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父母自身能量的高低,决定了他看到一个什么模样的孩子

人要补充能量,就像手机需要电量。

低能量的父母,总在消耗孩子,让孩子自卑颓废;而高能量的父母,一向在为孩子充电,让他们获得源源一向的滋养。

作者可乐妈前段时间,在后盾看到了如许一则告急:“虎妈,你有没有拿别人家孩子跟自家孩子做过比较?最近我可算体验到被人‘秒杀’的感觉了,我儿子最近交了一个好朋侪荣荣,隔三差五就去对方家玩,每次回来都跟我说荣荣妈有多好:荣荣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荣荣妈说的第一句话必然是‘没受伤吧’,而我只会骂‘闯祸精’;荣荣小测验患有满分,荣荣妈必然会夸他起劲、仔细,而我只会说‘一次满分有啥用’;我明明也很爱孩子,可在儿子眼里,我怎么就处处都比不上别人家父母呢?”看了这位妈妈的留言,我一下子想到了美国心理学教授大卫·霍金斯的“能量层级”理论。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量层级。

父母亦是云云。

能量层级低的父母,只能看见孩子的不足,一张嘴满满都是负能量;而能量层级高的父母,却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题目,给予孩子源源一向的勉励和资助。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该怎样提高自己的能量层级呢?看完下列张对比图,相信你必然能从中找到答案,做给孩子“充电”的父母。

孩子厌学时低能量的父母看到的是懒惰的孩子高能量的父母看到了孩子缺乏正向反馈 心理咨询师刘纯婷曾遇见过一个男孩,因厌学跟父母关系剑拔弩张。

在父母看来,这孩子天生懒散,简直没救了。

可家长不知道的是,孩子成绩欠好,本来就备受折磨。

在学校,又因提出合理化的倡议被老师嘲笑。

好朋侪过生日,请了班级前十名的孩子,却没有请男孩,只因朋侪的妈妈不让自家孩子跟成绩欠好的同窗玩……类似的袭击多了,学校才成了孩子的噩梦。

有多年咨询经验的精神科大夫刘亮也发现,很多孩子厌学,都是因为缺少正面反馈。

为此,他给一个厌学男孩的父母布置了两项作业:一要写出儿子过去做过的件成功的事;二要记录这段时间儿子身上好的变化。

后来,刘亮当着全家人的面一条条回首父母对儿子的观赏,男孩显然被触动了。

经过短短两次家庭治疗后,男孩便自动提出想回学校。

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过:“困扰人们的并非事物,而是他们对事物的看法。

作为父母,我们无奈控制孩子在学校里会遇到什么,但却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及心态。

只有当我们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是懒惰,而是需要资助时,亲子间才能架起一座名为沟通的桥梁,扭转也会寂静产生。

孩子唯唯诺诺时低能量的父母看到的是没主见的孩子高能量的父母看到了孩子缺少认可 还记得电视剧《以家人为名》吗?妈妈带女儿去买衣服,女儿选白色,妈妈说“不爱干净还穿白的”;女儿选玄色,妈妈又说“玄色不适合你,年轻要穿鲜亮的衣服”。

末了,女儿唯唯诺诺选了妈妈喜好的粉色,妈妈却指责她:“一点主见都没有。

糊口中很多父母都是云云。

看似在询问孩子的想法,实际上心底早就有了答案。

所以无论孩子的回答是什么,都会下意识地否定孩子的想法、判断,然后按照自己的决定来。

久而久之,孩子就变得越来越怯懦、踌蹰,甚至损失了生命力。

但就像育儿博主王人平说的那样:“听话不是好孩子必备的品质,独立思索才是。

高能量的父母,会勉励孩子表达自我,放手让孩子去尝试。

而从如许的家庭里走出的孩子,必然不会盲目跟风,而是时刻保有独立的判断力,将人生的自动权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

孩子犯错时低能量的父母看到的是不行爱的孩子高能量的父母看到了孩子另有进步的空间 当孩子犯错、不听话时,不少父母总会发火、吼叫,甚至打骂孩子。

但如许的教诲方式,很多时候不仅无效,还会起反作用,让孩子更加背叛、糟糕,末了彻底沦为一个无可救药的人。

作家显克维支曾说:“如果每个孩子都能有一只‘温柔的手’在引导他前进,而不是用脚去踢他的胸脯。

那么,教诲就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有如许一个真实故事:一位单亲妈妈跟青春期的孩子关系很重要,妈妈指责孩子不学习,就知道玩游戏;孩子则怨尤妈妈的管教。

直到有一回,妈妈加班回家,看到门廊的灯还亮着。

她没有张口就骂,而是温和地对孩子说:“是你给我留的灯吗?谢谢法宝。

其实,孩子并非特意为妈妈留灯,只是忘了关而已。

但因为换了一种解读方式,经常一言不合就吵架的母子俩,第一次学会了好好沟通。

尔后,妈妈不再将孩子的错误视作贫苦,而是相信孩子会在试错中成长。

孩子也变得越来越自律、孝顺,后来还申请到了国外的名校。

犯错,是一条成长的“绿色通道”。

不因错误否定孩子的一切,孩子才会渐渐走向正确的人生。

孩子发脾气时低能量的父母看到的是任性的孩子高能量的父母看到了孩子内心的委屈 看过如许一句话:孩子的行为是“木”,心理状态是“林”,很多时候,我们只见树木,却不见森林。

面对孩子的坏情绪,很多父母只看到了孩子在发脾气,觉得孩子无理取闹,但却忽略了孩子隐藏的心理状态。

《倾听孩子》一书中有如许一个故事:有个小男孩过生日,妈妈送了他一件礼物,可男孩拿到后却大发雷霆:“你为什么送我这个?你内心根本没有我!”男孩一边咆哮,一边要把礼物往地上摔。

要是换成正常的父母,多半会觉得男孩任性、没良心。

但男孩的妈妈却没有第一时间训斥儿子,而是分析起男孩发脾气的起因:原来,男孩之所以气愤,是因为他这次收到的生日礼物跟上次送给哥哥的差未几。

这让男孩觉得妈妈内心只有哥哥,没有自己。

看到了孩子隐藏在恼恨暗地里的委屈后,妈妈温柔地对男孩说:“我很遗憾你不喜好它,但我确实想要送你一件好礼物。

我极度爱你,绝不愿意伤害你。

说完,妈妈给了男孩一个大大的拥抱。

男孩也渐渐平静了下来,欢腾地承受了这个礼物。

确实,当孩子情绪失控时,父母不光不能上前教训,反而要试着理解孩子,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可一旦做到,就会发现:关注、理解孩子的情绪,其实比责骂、避免更加有效。

云云,孩子才会平静下来,接纳我们的倡议。

孩子撒谎时低能量的父母看到的是品行不端的孩子高能量的父母看到了孩子的恐怖和不安 你家孩子撒过谎吗?其实,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说谎。

不仅云云,随着年龄的增长,撒谎的几率也会渐渐上升。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发展心理学家李康教授团队发现,岁时,的儿童会说谎;岁时,这一数字达到;等到了岁,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撒谎了。

那么,当孩子撒谎时,父母正常是什么回响呢?相信不少父母的第一回响都是焦急、恼恨,觉得孩子小小年纪就不说实话,长大今后肯定会骗人,品行不端。

但其实,正如哲学家罗素说的:“孩子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怖的成果。

如果孩子认定,自己一旦说了实话就会遭到否定、评述或惩办,那么渐渐地,他就学会了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用谎言来保护自己。

只有当父母看到“大话精”暗地里谁人瑟瑟发抖、不知所措的可怜孩子,不去等闲指责孩子。

而是心平气和地与孩子平等沟通,了解他们说谎的动机,孩子才能改掉这一坏毛病。

记住,孩子说谎不行怕。

高能量的父母会给孩子发明一个安全的环境,许可他真实地表达自己,直面自己的错误。

孩子顶嘴时低能量的父母看到的是不听话的孩子高能量的父母看到了孩子的成长和主见 经常听到有朋侪抱怨:“每次跟孩子说些什么,你说一句吧,孩子就顶一句,出格是青春期的孩子,说出来的每句话都带着刺儿,听得人气不打一处来。

其实,顶嘴也不完满是一件坏事。

偶然候,它也代表我们的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了。

弗吉尼亚大学曾跟踪调查过个岁的孩子,成果发现:那些在家里经常跟爸妈“顶嘴”的孩子,往往能更加轻松地应对外界的意见分歧,能更好地应对压力,未来在职场上的表现也更优秀。

所以,与其跟孩子硬碰硬,倒不如给予孩子一些话语权。

平日里,也可以用一些话术引导孩子用更加礼貌的方式表达观点。

好比:“我理解你的感触感染,但不喜好你的语气,如果想要说服我,你需要换一种口吻。

“如今我们都在气头上,等彼此都冷静一点再坐下来谈谈好吗?”要知道,父母不总是对的,孩子也不总是错的。

培养一个有主见、敢表达的孩子,是比要求孩子听话、不顶嘴重要倍的事情。

孩子磨蹭时低能量的父母看到的是不上进的孩子高能量的父母看到了孩子的无助 曾有人做过一个调查问卷,你最不满意自己孩子的是什么?成果,很多家长都把“磨蹭”排在了第一位。

就拿写作业这件事来说吧。

明明半小时就能做完的功课,有的孩子动不动就能磨蹭到半夜,一下子抠抠手、挠挠头,一下子摆弄一下铅笔、折腾一下橡皮。

三分钟喝一口水,极度钟去一趟厕所。

总之,一早晨下来,除了脑子和作业,全身上下哪哪都在动。

很多父母看到这一幕,自然是气不打一处来,觉得孩子没有自觉性,不知道上进。

可实际上,不少孩子写作业磨蹭,并不是居心要惹父母气愤,而是因为对这个年龄的孩子而言,他们的专注力本就不如大人。

如果恰好又遇上一些不太理解的常识点,更是无从下手。

这时,父母的催促、责骂,甚至殴打,都只会让孩子更加着急、沮丧。

倒不如帮孩子拆解学习任务,每完成一项就休息极度钟,劳逸连系才能事半功倍;平时多勉励孩子,给他正面反馈,孩子看到但愿了才会一向进步……就像华文卡内基之父黑幼龙说的:“父母很容易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差,就是没但愿了,其实如果做到慢养,如许的孩子将来可能更优秀。

孩子沉迷电子产物时低能量的父母看到的是不自律的孩子高能量的父母看到了孩子的需求 很多父母一说起电子产物,就觉得是洪水猛兽。

略微发现孩子有沉迷的苗头,就觉得孩子顿时要废了,一边严防死守,断网、没罢手机、安置监控;一边谴责、说教,甚至对孩子大打出手。

可终究是控制患有一时,却控制不住一世。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父母没有看到孩子沉迷的暗地里,其实藏着很多潜在的需求:可能是对伙伴的渴望,可能是想要逃离学业的压力。

或者,是在现实中缺乏成就感和归属感。

之前看过一则新闻,有位妈妈为了防止儿子沉迷游戏,陪玩年。

她对媒体说:“我一向觉得,让孩子在不同阶段尝试不同东西,从小健康、品格好、独立,我认为这些东西比死念书更重要。

后来,儿子如愿当兵入伍,成了一位人人交口称誉的子弟兵。

网络时代,没有人能够让孩子活在象牙塔里,一辈子不接触电子产物。

看见孩子的需求,站在孩子身边,用现实中的爱和伴有滋养孩子,他们才会得到满足,自动做出扭转。

看过如许一句话:孩子就像海绵,他不光吸收你所讲的话,也吸收你的糊口态度。

家对孩子的意思,不该是消耗,而是滋养。

平日里,多勉励孩子,认可孩子,表扬孩子,一向晋升自己的认知,同时,看见孩子种种题目暗地里的委屈、痛苦和挣扎。

为孩子赋能,让孩子拥有源源一向的能量补充。

终有一日,当初的“题目小孩”会实现蜕变,朝着父母期待的方向成长。

点个赞吧,从这一刻起,做能量满满的父母,让孩子的糊口充溢阳光暖和意。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
Copyright © 2022 长和环球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赣ICP备19013911号

网站地图